星期三, 10月 10, 2007

-0023-M型社會(續一)

對於士銘和討論的那些問題,我層經過是社會學家的爸爸,想知道以社會學的關點,是怎麼樣的解讀。只是爸爸只說:「日本的社會學家,比較喜歡危言聳聽。」是呀!也許我也該有自己的立場,不能老是讓別人牽著鼻子走。

現在,已經看了三分之一了,有什麼感想呢?其實,我覺得大前研一想告訴大家幾件事情:
  1. M型的社會結構似乎無法避免了,政府的經濟策略得適當的調整,不然國家的經濟會錯誤的政策而崩潰。大前在首章,就拿日本首相小純一郎做為例子,指出其政策純是為了政治,完全忽略了經濟的需求。
  2. 二、 企業也要改變行銷策略,千萬不要認為「營業額積弱不振是景氣不好的關係」、「現在這種時機只能忍耐」,這種消極的態度和做法,不但沒有辦法讓業績好轉,在忍耐的這段期間,公司還有可因此而倒閉。如果經營者不採取應應的措施,就算景氣回升,業績也無法成長。

我想大家總是很擔心成為M型社會的「中下階層」,總是很努力的想擠入少數的「中上階層」,但看了前兩章的感想是,到底自己是哪一個階層其實並不重要,因為那個M型的分布是整體統計的結果,而M型社會的形成,就如同氣候的變遷,一個人的力量沒有辦法改變什麼。大前想要提醒的是,政府要正視這種現象,而使用正確的政策,不能以「現在只是不景氣」這樣的理由而置之不理。大前覺得小泉的政治手段,就有如演現今流行的時代劇一般,讓大家以為「改革的好戲正要登場」,其實很快的觀眾就會覺得看這齣戲「根本就是浪費時間」。

另外,企業的經營,也要隨著M型社會而改變。大前就舉了好幾個行銷策略因針對中下階層設計成功的案例,其中的秘訣是「感覺中上階層,價格下流階層」。例如有名的服飾品牌ZARA和有名的百元商品店大創百貨,就是因為正確的行銷策略而成功的。

現在回頭想一想,士鉻的憂慮也好,潔如的看法也好,他們都是對的,這個社會確實在改變,而朝著M型的方向改變,有錢的人會愈來愈有錢,而中下階層的人則是因為物價的攀升而愈來愈困苦,但是這是整體的現像,似乎一個人擔心也不會改善情況。這是我讀了前三分之一的心得,只不過我不是從政,也不是從商,那我應該如何面對社會M型化的改變呢?我希望在接下來的三分之二本書中,能夠給我一些提示。
《未讀完─待續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