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四, 3月 29, 2007

-0006-李伯伯最愛的40本書


《李伯伯最愛的40本書》


我想,一般人看到這種書名,大概就是視而不見,直接從書店的書架上跳過去。我則是眼睛為之一亮。想想看,讀一本書就想當於瀏覽40本書,多划算呀!當然,這只是玩笑話,我只是對於其他人看什麼書?對於書有怎麼樣的評價?如何將書分類?等等的問題充滿了好奇。李家同教授,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令人尊敬的長者,更是一位飽讀詩書的學者。
那麼他對於閱讀以及書有怎麼樣的看法呢?令我十分好奇。我也常常會問自己,如果我要主持一個廣播電台節目,要向聽眾介紹我推薦的書,我會介紹哪些書呢?理由會是什麼呢?或者,要我教老外唱一曲中文歌,我會教他唱哪一首歌呢?我有辦法除了教他唱歌之外,同時告訴他歌中的故事嗎?

這本書的精華都在前言呀!

這本書的前言,我一直在反覆閱讀,不是我中文不好,也不是李伯伯寫得太深奧,而是我覺得這部份給了我很多的啟示和想法,也有很多部份我十分的認同,看完之後心中的想法就是:沒錯!我也是這麼想!這個主意真是太棒了,以前都沒有發現!前言長達五十頁,是一般書的十倍,講的是李家同老師寫這本書的目的和理念,以及這四十本書的分類和簡介,並且描述了一些生活中與研究生相處的小故事,說明李伯伯這個暱稱的由來。
李家同老師也是個很有名的教育家,全心全力的教育兒童學習英文以及中文。李老師還以多年的教學經驗寫了一本「專門替中國人寫的英文基本文法」,我以前在準備英文考試的時候特別買來仔細研讀,可惜說來很丟臉,要讓李老師失望了,因為我的英文能力似乎還得再加強才行。所以撰寫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希望兒童或青少年,能夠多閱讀各種不同的經典好書,以增加中文的作文及表達能力。他相信,多閱讀是增強作文和表達能力的不二法門。

李伯伯的分類法

李老師分類的方式真是有趣呀!比我把書分為「普及科學」、「人物傳記」、「經營管理」……有創意太多了!我要好好檢討檢討才行。不過在想出新的分類標籤之前,還是先用我原先的方式吧!不然部落格的文章一多就會亂成一團,造成尋找的困難。這四十本書,李老師用很感性的方法將它們分成了幾類,我將它們做成個表格寫在下面:



世界文學
  • 真相只有一個

    1. <<一個都不留>>阿嘉莎.克莉絲蒂
    2. <<白馬酒館>>阿嘉莎.克莉絲蒂
    3. <<三口棺材>>約翰.狄克森.卡爾
    4. <>艾勒里.昆恩

  • 科幻遇見未來

    1. <<科學怪人>>瑪麗.雪萊
    2. <<隱形人>>H.G.威爾斯
    3. <<化身博士>>史蒂文生
    4. <<美麗新世界>>阿道斯.赫胥黎
    5. <<華氏451度>>雷.布萊貝利

  • 時代交響曲

    1. <<基度山恩仇記>>大仲馬
    2. <<雙城記>>狄更斯

  • 海洋冒險傳奇

    1. <<白鯨記>>梅爾維爾
    2. <<海狼>>傑克.倫敦
    3. <<老人與海>>海明威

  • 底層的吶喊

    1. <<悲慘世界>>雨果
    2. <<憤怒的葡萄>>約翰.史坦貝克
    3. <<人鼠之間>>約翰.史坦貝克
    4. <<大地>>賽珍珠
    5. <<推銷員之死>>亞瑟.密勒

  • 政治的荒謬

    1. <<動物農莊>>喬治.歐威爾
    2. <<一九八四>>喬治.歐威爾

  • 夢與希望

    1. <<小氣財神>>狄更斯
    2. <<人為什麼而活>>托爾斯泰
    3. <<大地之歌>>吉米.哈利

  • 毀滅與死亡

    1. <<西線無戰事>>雷馬克
    2. <<蒼蠅王>>威廉.高汀

  • 生命的信仰與力量

    1. <<高爾基短篇傑作選>>高爾基
    2. <<權力與榮耀>>葛蘭姆.葛林
    3. <<深河>>遠藤周作
    4. <<瘋子.教授.大字典>>賽門.溫契斯特
    5. <<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>>米奇.艾爾邦

華文創作
  • 古典章回話英雄

    1. <<水滸傳>>施耐庵
    2. <<三國演義>>羅貫中

  • 遙遠卻真實的故事

    1. <<城南舊事>>林海音
    2. <<兒子的大玩偶>>黃春明
    3. <<臺北人>>白先勇
    4. <<棋王、樹王、孩子王>>鍾阿城

  • 文化大旅行

    1. <<山居隨筆>>余秋雨

  • 從科學中思考人文

    1. <<電學之父──法拉第的故事>>張文亮

  • 詩中有禪意

    1. <<十三朵白菊花>>周夢蝶

李伯伯與研究生

李伯伯這暱稱是誰取的,當然是受他「照顧」的研究生取的囉!李老師分享了一些與研究生的小故事,我才知道,原來台灣研究生的生活都是一樣的,並不是只有我的老闆特別「操」。所以研究生會採取下面這樣的方法我十分的能夠理解他們的心情:
過去,我在清大教書,晚上常要找學生討論功課,打電話去學生的研究室,如果沒有人接,我就會很不舒服,有一天,我去了一間研究室,發現黑板寫著:李公常打話來騷擾,茲排值日生如下……。當時排上值日生的同學,現在都已是大學教授,每天以罵研究生為樂。學生週末不在研究室,也都會被罵,其實當年他們也不是好人也。很多年前我已被封為「李公」,現在尊稱是「李伯伯」,越來越年輕了,「李伯伯」這個頭銜,我當然欣然接受,萬一變成「李爺爺」,那就只好退休了。

看完這段文字一定很多人不解,學生週末幹麻在研究室呢?呆在研究室要做什麼呢?雖然有人說:研究生即是以研究為生。但是週末呆在研究室裡不一定是用功做研究,或許可能是作業沒做完、程式沒寫完、報告趕不出來,也可能純讓老闆安心,況且,現在的研究室冷氣、冰箱、電腦具全,打電玩,上網聊天看八卦也頗方便的。
書名:李伯伯最愛的40本書
作者:李家同
出版社:圓神文叢
出版日期:2006.02 購買日期:2007.02.22
最近讀完日期:2007.03.21

一個作家的特色

扯遠了,回到討論「李伯伯最愛的四十本書」。從李伯伯介紹了這些作者中,我得到了一個結論。偉大的作家,或寫出精彩作品的作家,不一定有崇高的學歷,不一定要有家世,但是一定要有深刻的生活體驗。我想,現今的網路文學如此發燒,很多年輕的網路作家在書店佔據了暢銷書的版面,但是這些作者會不會因為太年輕而缺少生活的體驗和經歷,而使得著作流於言情、空想而無實質內容呢?
這四十本書,我大約只看過六本,阿莎嘉.克莉斯蒂的「一個都不留」(我手邊的版本是譯做童謠凶殺案,而且我也比較喜歡這個譯名),艾勒里.昆恩的「Y的悲哀」(我同時也看過X的悲劇和Z的悲劇),海明威的「老人與海」(我手邊的還是中英對照的版本,可是我的眼睛很糟糕,會自動忽略英文的部份),賽珍珠的「大地」(我還有大地的續集「兒子們」和「分家」),白先勇的「台北人」以及大家都看過的「三國演義」和「水滸傳」(我小時候也愛玩「三國演義」和「水滸傳」的電腦遊戲呢!)。看來我跟李伯伯看書的興趣很不一樣,我比較偏好「科普」的書籍。不過也提醒了我還有很大的一部份的書籍是我還沒有涉獵的。

我還要看很多很多

其實,李伯伯不只介紹了四十本書,在作者簡介的時候,同時也會提一下其他的著作。例如在介紹「瘋子.教授.大字典」的賽門.溫契斯特時,也介紹了他另一本著作「改變世界的地圖」,它是描寫英國的氣候讓我對它產生了興趣,我已經從圖書館借到了這本書,也許,下個星期來得及看完,可以馬上分享心得。另外還有幾本書是李伯伯的介紹引起我的興趣的,是「西線無戰事」、「山居隨筆」、「文化苦旅」。為什麼會想看一看「西線無戰事」呢?因為在高中的時候跟家人隨旅行團出遊,同行的有一位小學六年級且愛讀書的小朋友,那時他最得意的一件事就是看完了「西線無戰事」,但是我也不輸他,因為在那次的旅行中我看完了古龍的「流星、蝴蝶、劍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