星期二, 2月 02, 2010

-0069-1Q84

D60_20100202_4282_

《1Q84》

我並不討厭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。所謂的不討厭似乎還不能夠跟喜歡畫上等號,跟喜歡似乎還有那麼一步的距離,但又不能說討厭,致少我很能夠享受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。在餐廳用完餐之後會附上的顧客滿意度調查表,每個問題後面都有五個選項:非常滿意、滿意、普通、不滿意、非常不滿意,而用這五個等級去評論我現在的生活和工作的話,應該就是「普通」吧!

天吾和青豆對於他們的生活和工作應該也是同樣的感想吧!我、天吾、青豆同樣擁有著規律的生活和工作。所謂的規律,並不是一成不變,而是對於未來有某些規畫和掌握。我、天吾和青豆的另一個共通點就是,我們都是一個人,獨來獨往。所謂的一個人,並不是真的完全沒有跟別人接觸,在工作的時候還是有同事,平常的時候也是有朋友,去便利商店買東西的時候還是會跟熟悉的店員聊兩句。只不過做什麼事情,大多是一個人,一個人執行工作,一個人吃飯,一個人看電影。當然,我的生活比天吾和青豆單純很多,不像天吾有個年長且已婚的女朋友,也不會像青豆在酒店一個人喝酒順便找看得順眼的目標(微禿的中年男子)來個一夜情。

1Q84簡單的來說就是另一個1984年,那時我才五歲,根本記不得當時到底是個怎麼樣的一年。這1Q84是天吾和青豆的世界,不過把他們從1984捲入1Q84的則是Little People。什麼是Little People?什麼是「空氣蛹」?有興趣的人就去看1Q84吧!而我,想分享的是天吾的工作觀!天吾的工作是補習班老師和小說家。在補習班教善長的數學,在家裡則是埋頭於自己的長篇小說。是一個社會上的小角色,對於自己從事教職和小說家,一方面為了糊口,另一方面則是因為自己喜歡。補習班教數學和寫小說,兩個完全截然不同的工作,天吾則認為這兩個工作對他有互補的作用。
數學給了天吾有效的逃避的手段。由於逃進了數學程式的世界,他終於可以逃出所謂的現實這個麻煩的牢籠。只要把頭腦裡的開關切換過來,自己就可以毫不困難地轉移到那個世界…
數學是天吾在學生時代逃避現實的一個方法,用來忘掉父親的嚴格管教,所以長大後以教數學做為工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。那麼寫小說呢?
相對於數學程式是壯麗的虛擬建築,狄更斯所代表的故事世界,對天吾來說則像深深的魔法森林。對照於數學的不斷往天上伸展,森林則在他眼底無言的擴展出去。

村上春樹小說的特色,就是「巨細靡遺」,很多小事情小細節都會用很多的形容詞或比喻描寫出來。這樣的風格,曾經看過某個學弟形容為碎碎念的風格。好處是在腦筋裡能夠很清楚的用影像的方式把故事的情節建立起來,沒有任何空白或模糊的部份;然而缺點是看得很累,花了很久的時間才看完一大段落,而這個段落可能只是在描寫某個人物對於食物的偏好,對於故事的進行完全沒有影響。在精神不好的時候,會想睡覺…也許在睡前看能夠幫助睡眠。

還記得《海邊的卡夫卡》嗎?《1Q84》的架構跟《海邊的卡夫卡》有點像,就是兩個故事同時進著,單數的章節講青豆的故事,偶數的章節則是天吾的故事,差別大概是青豆的故事最後沒有和天吾的故事合而為一,雖然青豆的故事裡面有出現天吾,天吾的故事中也有想到青豆,但是兩個人並沒有交集。令人不可思議的是,這兩個人從頭到尾都沒有交集,除了童年時的一個短暫的接觸,但是兩個人從十歲開是就深深的愛著對方,直到兩人都已經滿三十歲的1984年。同樣三十歲而活在2009年的我十分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,實在不明白六十歲的村上春樹為什麼要把愛情寫得那麼悲情。

青豆和天吾的故事交錯描寫著,我也就很規律的在每天的睡前看一則青豆的故事和一則天吾的故事,如果精神好的話大約花30分鐘就可以看完了,而我大概也會覺得疲倦而想睡了。

不知道村上春樹是以怎麼樣的方式寫小說的。是想到什麼寫什麼,寫完一個章節之後再想下一章節?還是說早就把故事的情結都想好了,寫的時候再把細節加入?厚厚的這麼兩大本是寫到欲罷不能還是早就在計畫之中?其實我看完了之後,還是有點懷疑,故事就這麼結束了嗎?可是,在封面上的副標題寫著《BOOK 1 4月/6月》《BOOK 2 7月/9月》,那麼10月到3月呢?雖然我在讀的時候,並沒有特別注意到月份在故事中的變化,但是總覺得還有幾個地方還沒有寫,以村上的習慣應該不會忘掉那些看似伏筆而沒有講清楚的地方吧!不論如何,我也很期待BOOK 3和BOOK 4的出版。

書名:1Q84
作者:村上春樹
出版者:時報出版
出版日期:2009.11.09
讀完日期:
BOOK 1:2009.12.14
BOOK 2:2009.12.1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